1月1日 中國重慶名優農產品展銷會在白市驛重慶農業展覽中心隆重開幕。這是重慶市歷年規模最大的一次農展會,展團數達53個,展位數達440個。2日上午,市委書記黃鎮東在考察農展會時指出,農業是第一位的,是重中之重,一定要辦好名優農產品展銷會這個“窗口”,搭建好農產品與市場對接的平臺,促進重慶市農業更快發展。
1月10日 中共重慶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提出,今年全市人才工作要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人才觀,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加快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步伐,更新觀念、創新機制、突出重點、協調推進,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推進重慶人才事業的發展,為加快重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廣泛的智力支撐。會議還聽取了重慶市建立人才評價體系有關問題的匯報,審議并原則通過《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2005年工作要點》、《關于加強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吸引海外留學人員來渝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文稿。
1月16日 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央督導組第12組,在組長何永康的帶領下到重慶市基層調研指導工作。當晚,召開市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會議設主會場和36個分會場。市委書記、市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黃鎮東作動員講話,何永康代表中央督導組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領導小組副組長王鴻舉主持會議。
1月19日 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市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和重慶市新聞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的“時代先鋒—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前方報道”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全市新聞媒體在重要版面或黃金時段,集中報道群眾身邊的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感人事跡。
1月23日至24日 中共重慶市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會舉行。全會認真學習了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央紀委第五次全會精神,總結了2004年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研究部署了2005年反腐倡廉工作任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市紀委第六次全會工作報告和市紀委第六次全會決議,表彰了紀檢監察系統“十佳”先進集體、“十佳”先進個人和辦案先進集體。
1月25日 中共重慶市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召開。會議聽取了市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2004年工作要點完成情況匯報,原則通過了《中共重慶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2005年工作要點》和《中共重慶市委組織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股份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試行)》。會議提出,要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把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貫穿于黨建工作全過程,在創新思路、創新方法、創新機制上狠下功夫,使重慶市黨的建設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走出一條符合中央要求、具有重慶特色的黨建工作新路子。
2月3日 重慶市建設委員會發布消息,全市提前3天完成國務院下達的必須在1月31日前清償民工工資的任務。2003年底以前拖欠民工的64億元工資已兌現。市委書記黃鎮東專門對此批示:“建立長效機制,防止今后再次出現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span>
2月21日 中共重慶市委召開雙月座談會,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通報重慶市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情況,并聽取他們對開展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意見和建議。
2月23日 中共重慶市委常委會、重慶市人民政府黨組為搞好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于2月23日至3月1日分別召開10個座談會,聽取重慶市40個區縣(自治縣、市)和部分市級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對黨的十六大以來市委常委會、市政府黨組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鎮東,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鴻舉,市委副書記姜異康、滕久明、聶衛國、邢元敏分別主持座談會,中紀委、中組部巡視組和中央督導組的有關同志參加了會議。
3月16日 重慶市開縣優秀教師群體事跡巡回報告團在青海西寧市舉行了一場感人至深的事跡報告,為本次巡回報告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中共重慶市委聯合組織的重慶開縣優秀教師群體事跡巡回報告團先后在北京、吉林、河南、浙江、廣東和青海6個省市舉行報告會,所到之處均受到當地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4月1日 重慶市紀委、市委移民工委、市監察局、市移民局召開三峽工程重慶庫區移民工作黨風廉政建設暨監督網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加強移民工作黨風廉政建設和監督網絡工作,確保三期移民工作任務圓滿完成進行動員部署。
4月2日 重慶市與鐵道部簽署《關于加快重慶鐵路建設會談紀要》,重慶鐵路建設的新框架由此確定。屆時,襄渝鐵路二線、鐵路集裝箱重慶中心站、蘭渝鐵路、涪利鐵路、遂渝鐵路二線、渝懷鐵路二線這6大項目建成以后,重慶將成為我國西部鐵路干線密度最大的地區。
4月7日 二屆市委第95次常委會議重點研究部署加快旅游業發展問題,要求從2005年到2010年,旅游經濟增長要明顯高于全市經濟增長速度和全國旅游業發展的平均水平,保持年均增長兩位數以上的發展速度,要把重慶建設成為中國旅游經濟強市、國內外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
4月24日 民革重慶市委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在中共重慶市委禮堂隆重舉行。民革中央副主席鈕小明代表民革中央講話。會議表彰了民革重慶市委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4月29日 重慶市人民政府召開三峽工程重慶庫區新增農村移民市內外遷移安置工作會議。按照部署,首批兩萬名市內外遷移民的安置工作將從5月開始啟動,10月開始進行實地對接,2006年6月底前全部搬遷安置到位。會上,市政府與市移民局和8個移民遷出區縣、7個遷入區縣簽訂了市內外遷安置目標責任書。
△經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批準,重慶出版社整體轉制為企業,重慶出版集團公司掛牌成立。
5月9日 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昨日正式開館。這是日本在中國大陸的第四家、在中國西部的第一家總領事館,領區為重慶市、四川省、云南省及貴州省。重慶市人民政府領導王鴻舉、吳家農出席了紀念日本國駐重慶總領事館開館暨富田昌宏總領事到任招待會。
5月16日 重慶市各界人士隆重紀念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原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犧牲65周年。在重慶北碚區張自忠紀念館,重慶市政協副主席、中共重慶市委統戰部部長辜文興和市政協副主席、民革重慶市委主委夏培度及300多名各界人士參加了紀念活動。
5月22日至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在市委書記黃鎮東、市長王鴻舉和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李學舉、李景田、何毅亭等陪同下,深入重慶市萬州區、開縣、沙坪壩區、合川市和潼南縣等區縣的移民新區、企業、農村和社區考察調研,同基層干部群眾親切交談,深入了解重慶市各地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情況,并對重慶市先進性教育活動要自始至終注重實效,既辦成群眾滿意工程,又形成長效機制提出具體要求。
5月30日至31日 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二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分析新階段農業、農村、農民工作面臨的新形勢,研究部署加強城鄉統籌、解決“三農”問題的各項工作,加快推進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安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市委書記黃鎮東代表二屆市委常委會作了題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強“三農”工作,努力建設富裕文明和諧安康的新農村》的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鴻舉就《中共重慶市委關于統籌城鄉發展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決定(討論稿)》作了說明。會議批準了《中共重慶市委關于統籌城鄉發展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的決定》。
6月9日 重慶市治理整頓黨政機關及其所屬單位“培訓三亂”電視電話會召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在會上對“培訓三亂”提出尖銳批評。會議確定此次集中治理整頓時間從6月開始到12月底結束。治理整頓范圍為全市各級黨委、政府的組成部門、直屬機構及其所屬單位(含主管和掛靠管理的協會、學會等)在2004—2005年已辦和計劃開辦的各種形式的收費培訓辦班項目。治理整頓重點為各級黨政機關及其所屬或管理的事業單位、中介機構、社團組織等超職能、超范圍、超計劃亂辦班、亂收費、亂發證等行為。
6月27日 重慶市第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會議召開。會議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6月23日中央召開的第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會議精神,回顧和總結重慶市第一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情況,部署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會后,重慶市第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骨干培訓班開學。
7月10日 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組織部第二巡視組在重慶經過半年的巡視工作之后,向重慶市級領導班子反饋了巡視工作情況。中央巡視組組長祁培文代表中央巡視組對重慶市黨政領導班子工作給予較高評價。
7月20日 重慶市將實施“12518”工程。工程總體思路是圍繞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循環利用為核心,建設促進資源節約的政策法規體系和循環經濟框架體系,突出能源節約和降耗、水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綜合利用和再生資源利用,強化土地資源利用,推進清潔生產五方面重點領域,實施18項重點工程。
8月1日至5日 重慶市區縣(市)委書記、區縣(市)長學習會在永川召開。會議圍繞重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大主題進行了深入研討,進一步明確了加快和諧重慶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和重點工作,提出加快和諧重慶建設,要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打牢和諧重慶建設物質基礎的前提下,圍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六個基本特征的要求,全力打造“法治重慶”、“公正重慶”、“誠信重慶”、“活力重慶”、“平安重慶”和“綠色重慶”。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鎮東在會上作了題為《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堅持目標與過程相統一,努力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重慶的步伐》的講話。
8月5日 重慶市首個農民工黨組織—中共南岸區正揚陽光公寓黨支部正式掛牌成立。
8月28日至29日 由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中共重慶市委聯合舉辦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抗日戰爭勝利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陳喜慶、中國中共黨史學會會長孫英、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常務副會長陳威、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劉民復、民盟中央名譽副主席吳修平、民建中央副主席程貽舉、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陳抗甫等出席會議。來自全國20個省區市的抗戰史研究專家和學者共150多人參加了研討會。與會人員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歷史意義和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作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抗戰中的歷史功績等進行了學術交流和專題討論。
8月29日 重慶市貫徹落實中央頒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會議部署了貫徹落實《實施綱要》和《中共重慶市委關于貫徹落實〈實施綱要〉的具體意見》的任務,指出《實施綱要》是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根本舉措,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指導性文件,全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精神和市委的要求上來,進一步提高貫徹落實《實施綱要》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9月7日至8日 由重慶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共同主辦,史迪威研究中心和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研究會承辦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在重慶舉行。研討會緊扣“第二次世界大戰與人類和平”這一主題,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重慶戰時首都的特殊作用、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友好歷史、中緬公路修建、美軍援華作戰、盟軍歐洲戰場解析等進行了研討和交流。150余人出席會議。
9月16日 由中央組織部、國家發改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社科院等中央和國家五部委組織的10名院士、12名專家抵重慶,參加為期一周的“院士專家西部行重慶活動周”咨詢服務活動。與此同時,由國家人事部組織的10名專家也抵渝,與院士專家一道,開展咨詢服務活動。17日,參加院士專家西部行重慶活動周的32名院士專家與重慶市近百家企事業單位就39個項目進行具體對接。圍繞重慶高新技術、汽車摩托車、新醫藥和生物醫藥工程、建筑、環境保護、信息技術、機械與儀器儀表等重點領域,緊扣重慶發展戰略規劃、重點產業布局、重大項目和骨干企業關鍵性技術攻關等重大問題,深入重點企業、科研院所、重點工程、高等院校進行了實地考察,為重慶的發展把脈會診、釋疑解惑,為重慶的工作謀思路、出主意,獻計獻策,指點支招,提出了大量針對性強、富有價值、非常重要的建議。
10月12日 上午9時,在新落成的重慶國際會展中心,第五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代表中國政府發表主旨演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嘉璐出席,市委書記黃鎮東、亞太城市市長峰會的發起城市—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市的市長坎貝爾?紐曼致辭,市長王鴻舉主持開幕式。這是重慶直轄以來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國際盛會,共有41個國家和地區、123個城市參會。其中,國外城市(省、州、郡、區)有106個,中國有包括臺北市、臺中市、桃園縣、香港、澳門在內的城市7個。正式注冊參會代表869名,包括255家境內外企業的代表,其中世界500強18家,中國500強14家。3家駐華使館、9家駐華領館和4個國內外機構參會。有141家媒體、535名記者參加采訪,在網站上有關峰會的報道高達39萬條。會議通過了峰會舉辦以來的第一個宣言—《重慶宣言》,詮釋了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峰會主題—“城市?人?自然”和諧共生,是亞洲及其他地區各城市發展的共同心愿。361位代表和媒體記者參加了城市歷史、人居環境、城市產業、世界文化遺產四個主題的參觀考察活動,重慶取得的非凡成就獲得眾多美譽。
11月8日 中國民主建國會紀念碑在較場口城市陽臺揭碑。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市長王鴻舉、市委副書記邢元敏,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程貽舉,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辜文興出席揭碑儀式。
11月9日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深入推進,鄉鎮面臨著職能轉型和工作轉軌的巨大挑戰,為此,二屆市委第109次常委會議重點研究了加強和改進鄉鎮工作的問題,隨后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鄉鎮綜合改革切實加強和改進鄉鎮工作的意見》,對鄉鎮工作提出了系統的綜合改革目標要求。
11月11日至19日 中央先進性教育活動巡回檢查組組長孫淑義、副組長管雷一行,先后深入到萬盛、武隆、彭水、酉陽、黔江等地調研指導先進性教育活動。孫淑義指出,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緊緊抓住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條主線,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一要求,突出實效這個關鍵,不斷把先進性教育活動引向深入。
11月12日 重慶市人民政府“創建法治政府四項制度”和開縣麻柳鄉黨委政府的“八步工作法”入圍第三屆(2005—2006)“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候選名單。
11月12日至14日 中國共產黨重慶市第二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召開,專題研究部署重慶“十一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市委書記黃鎮東代表二屆市委常委會在會上作了題為《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加快富民興渝構建和諧重慶步伐》的報告。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鴻舉就《中共重慶市委關于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作了說明。15日,重慶市“學習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集體備課暨啟動儀式”舉行。宣講團將深入到基層和群眾中去,宣講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市委二屆八次全會精神。
11月18日 重慶市“二環八射”高速公路網最后8個項目的開工儀式在江津隆重舉行。至此,重慶市2000公里高速公路項目實現全面開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鎮東,市委副書記姜異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文出席開工儀式并鏟土奠基。
△中共重慶市委召開常委會議,研究制定《市委重大決策征求意見試行辦法》。會議要求各級黨委要結合實際制定本級黨委的具體辦法和措施,進一步完善重大決策的規范和程序,使決策真正建立在科學、民主的基礎之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努力構建和諧重慶提供堅強保證。
11月22日 重慶市國家“十五”制造業信息化工程示范?。ㄊ校╉椖客ㄟ^國家科技部專家組的驗收。重慶市成為全國27個示范?。ㄊ校┲械谝粋€通過驗收的城市。
11月22日至23日 重慶市領導黃鎮東、姜異康、黃奇帆、范照兵、童小平率市級有關部門負責人,實地“督戰”重點工程建設。22日,黃鎮東一行重點察看了主城排水二期工程唐家沱污水處理廠、寸灘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石板坡長江大橋、朝天門長江大橋、嘉華嘉陵江大橋、草街航電樞紐工程等全市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情況。23日上午,召開專題座談會“會診”項目進展情況,提出要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全力以赴打好攻堅戰,努力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12月2日 重慶市第三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工作會議召開,標志著重慶市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正式啟動。為加強指導,確保質量,市委成立了7個巡回檢查指導組和2個督導組,代表市委對全市先進性教育活動進行督促、檢查和指導。
12月9日至10日 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召開直轄后第一次全市文化工作會議,全面總結直轄以來全市文化建設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經驗,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文化工作,努力開創我市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新局面。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鎮東在會上講話,市長王鴻舉主持會議。市委副書記邢元敏作會議總結講話。
12月24日 中共重慶市委召開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傳達貫徹中共中央關于重慶市委主要領導同志職務調整的決定。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東明傳達了中共中央的決定:汪洋同志任中共重慶市委委員、常委、書記,免去黃鎮東同志的重慶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黃鎮東、汪洋在會上分別講話,市長王鴻舉主持會議。
12月28日 總投資5.89億元、占地2175.3畝,可容納70萬標箱的西部第一大集裝箱站—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在沙坪壩土主鎮奠基。該站是鐵道部規劃的全國十八大貨運節點之一,將填補中國西部無現代化鐵路物流樞紐的空白。副市長童小平出席奠基儀式。
12月 2005年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八大“民心工程”項目在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關心支持下,通過各承辦和協辦單位的共同努力,截至12月底,50項目標任務中,有48項全面或超額完成,2項基本完成。八大民心工程為:就業和再就業工程、飲用水工程、城鎮住房工程、交通暢通工程、社會保障工程、公共服務設施工程、生態環保工程、城市環境工程。
本年 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467.72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其中第一產業總產值463.40億元,比上年增長4.5%;第二產業總產值1564.00億元,比上年增長13.3%;第三產業1440.32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006.32億元,比上年增長23.7%;財政收入581.19億元,比上年增長25.5%;進出口總值42.9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1.3%,其中進口17.72億美元,出口25.21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27.82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243.99元,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2809.32元。